大象席地而坐: 評論
二月鳥語
那頭大象為什麼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因為它早已放棄了抵抗、放棄了掙扎、放棄了為自由而衝破籠子,它已經接受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而片中的人物為何都爭著想去看那頭大象,他們是想去看自己麼?並不是,他們甚至不知道那頭大像是否真的存在。荒誕的人生並不是因為這個世界的荒誕,而是有了人類。
嘟嘟熊之父
胡波沒有給電影中的人物任何出逃的可能:他放棄剪輯,甚至放棄長鏡頭中依靠視點和焦點變換所達成的「類似剪輯」;他讓攝影機以淺焦困住人物毫無偽飾的臉,並任其牢牢佔據畫面的中心;他將所有「我」以外的他者與「我」所身處的環境虛化,以畫外音填滿空白;他將一切親歷的痛苦模糊成雜音與噪點,用鏡頭的起伏模擬心跳,用溫柔的樂器將人物包裹。如同無數平行時空中有無數的我,卻被印上唯一的標識,任一張無形的大手將我投擲在相似又迥異的廢墟中任意飄蕩。這是胡波的影像系統,那些劇場式的咒罵、呼喊、怒吼、傾訴、呢喃與生活無關,只是從一個星球向另一個星球發送的信號,它幻想著被聽到,於是我們真的聽到了。
何倩彤
世界沒有那麼邪惡,甚至比破爛垃圾更平庸。死胡同也或者是言過其實了,只有風從漫無目的的空礦刮過來,吹得人頭昏腦脹。
汪金衛
【台北金馬影展映映】展現出的問題遠遠多於才華。劇作文本性、台詞書寫感過強,不少演員台詞功底不夠紮實,結構也顯得刻意生硬。幾乎每個主要角色都是鬱鬱寡歡型的同一模板,行為語言如提線木偶般被編劇操控。滿洲里和大象的符號,很是莫名其妙。控訴有餘,深度不足。沒有挖掘社會性問題。從頭到尾串聯的長鏡頭時間過於冗長,內容顯得空洞,其氾濫使用也讓人疑惑其必要性。應該可以剪到2小時左右。章宇的演技明顯比彭昱暢高出好幾個等級。配樂給影片加分了
謀殺遊戲機
四個人終究在坐著的大象身上求得了解脫,可惜在比電影更殘酷的現實世界裡,胡波卻沒有。影片摒棄了一切主流,工業,取悅的表達,在作者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長片作品裡,進行了一次極端,徹底,自我的釋放。儘管外表粗糙,戲劇結構、場面調度、演員掌控都相當出色。 //FIRST二刷補充:後期補完後觀感提升很多,不再因為技術瑕疵偶爾齣戲,沒有一分鐘多餘。一刷看故事,二刷看視聽語言,胡波力求每場戲一鏡到底,剝離出主體,配角都是失焦的,但畫外音畫表現空間又很豐富。章宇和彭昱暢太好。其實幾個主角都在問為什麼,人怎麼看待自己的痛苦處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什麼果實。坐著的大象真的很有看頭嗎?出路到底在哪裡?可惜胡波也無法作答。結尾黑夜裡那束天堂一樣的光、基督讚美詩,大概就是無解之解吧。這是一場夢,謝謝你,胡波
小易甫
翻譯後期製片人對深焦編輯部的回答:你的問題我談不上,我也不想鳥你。
haize
很久沒在電影中看過如此狹窄的世界了 一星給結尾
Supersonic
我只想說,拋開死亡崇拜,如果胡波沒有死,單純以電影的角度而不帶入其他訊息,你們會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踢邇達
影片對北方土地上某種日常生活的非理性、深入脊髓的戾氣、只有人情沒有法理的荒誕,以及某種黑社會式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架構,招招中的,處處驚心,絕望而柔軟。四個小時的片長,將觀眾徐徐引入導演敏感而善良的mentality。
邢早早
香港藝術中心的空調冷的我骨頭縫疼,儘管如此,我還是睡了3次。對不起了導演,不好看就是不好看。我覺得自己這四個小時應該要去爬太平山。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胡波把自己的苦悶、悲傷、絕望和迷茫都放進了這部長達4小時的處女作裡面,導演才華毋庸置疑。電影的優缺點很明顯:優點是三條故事線在交叉中平穩推進,圓滿實現了群像刻畫的初衷;缺點是過於追求鏡頭感,對白和表演有殭屍化的傾向。其實不只滿洲里,哪個地方都有席地而坐的的大象。祝天堂安好!
沈隱舟
首先逝者安息。 其次想說,導演很有才華,值得肯定。這種比較灰色的喪風格我很喜歡。他也應該算是中國導演新生代的有風格的一個。 最後就是,我希望我們不要因為一個人或一樣東西離開了就神化他/她/它。客觀評價沒那麼好。
桃桃林林
7,有很驚喜的地方,也有很遺憾的地方。但歸根結底,它是不同的,胡波本身在文本上還是有基礎的,有些鏡頭設計也很用心,配樂用得很出色。只可惜,這是唯一一部了…
圓首的秘書
在UCCA看完大象席地而坐,回到家裡,吃了個飯,昏昏沉沉睡到現在,感覺昨天的一切就像一整個夢一樣。 胡波這四個小時,太純了,幾乎沒有什麼污染,除了最大限度的影像,其他都是最低限度,事實上我連喪也沒感覺到,關於生活,關於生命,人與人的關係,明明就是這樣的,全都是大實話,生無可戀是一種恰當的態度。 也因為如此,結尾那些踢毽子的人,難道不讓人感動嗎?他們是多努力地在無可避免的黑暗中,尋求一絲若有若無的連結。
木衛二
去滿洲裡的人,不過是害怕坐在原地等老待死的生活無望。整片是又一出中國式家庭大型互害飆粗現場,狗逼狗屎廢物潑婦癟三噁心之類台詞,接連不斷,夾雜一些人生是痛苦的說教沉迷。長鏡頭設計相當用心,卻像一把攥緊的雙頭尖刃,刺向觀眾也刺中自己。一個成熟的導演,需要三部作品才能風格成型。我甚至想不到僅拍過一部電影就遺留在世上的電影導演。很遺憾,不需要評價胡波了。
LORENZO 洛倫佐
悲愴的個人以及時代輓歌,致鬱力百分之三百。四小時講述的四個家庭盤根錯節的憤怒與仇恨,對話極其冷酷,愛被深深埋進了故事線。音效渣,後期還有大量工作,但表演真是很贊,長鏡頭敘事也極具個人風格。你終於去了你魂牽夢繞的滿洲里,一場電影結束了彷彿看完了你的一生。感謝胡波,R.I.P.
徐若風
4.5 如果粗暴地想像,可以把這個脫胎換骨的彭昱暢,看作是胡波的“代言人”,去見“看不見的大象”。 《大象席地而坐》在徹底寒涼的絕望中,顯露出導演本人的憤怒和對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絲溫存。他那驚艷絕倫的鏡頭調度與敘事上的才華,被一股子「社會即暴力」般麻木的篤定,使勁拖著向前走,沒有盡頭、也不見後路。 其實,就算「生」沒有意義,尋找意義的路徑也不該被封鎖、丟棄。活著不是一個關於撐不撐得下去的幻覺,它也不會在哪個時刻或不同的地方就會變得有多不一樣——即便是痛苦,也只能被「生」所感受到。就算是陷入絕境的人,出路也永遠會有的。自由賦予處境意義,而非處境決定人的選擇。這是這部電影想說的,但很可惜,胡波最後還是選擇了死亡。 不要讓自我被這個社會的暴力所埋葬。能活住這樣一個念頭,就足夠了。
褻瀆電影
有風格,有表達,所有絕望的事情都趕在一起發生在這幾個人身上,粗糲生猛,可惜這麼有才華的新導演被資本家逼死了,他用生命的代價讓這部電影得以用他想要的面目跟觀眾見面。我不想看到導演死後,任何人碰過的版本,反而導演朋友圈流出的版本每一幀都是導演的初衷,雖然有點粗糙,反而是原汁原味。新人導演被資本壓迫,被前輩強姦,被剝奪創造的自由,其實都是行業潛規則式的常態了,圈內人見怪不怪,為了自己的錢景必然是站隊資本,只是遇上了胡波,他用生命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陀螺凡達可
一股原始生猛的影像力量。
嘔吐的女屍
這電影不行。 導演過於自戀:所有的角色其實是同一個人,就是導演自己。不管角色年齡職業經歷性格心性,說話辦事一個調調。都因他缺乏閱歷所致。 他戾氣太重:所有的角色在面對任何問題時,全部在發洩情緒,沒有一個人是去解決問題的。如果全世界都欠你的,可能因為你是中二吧。 在表現方法上,他表達的東西就那麼點兒,淺薄得很,觀眾一眼就明白了。完全用不著這麼冗長,浪費大家時間。 人品不知,作品真不行。違心叫好,才是對藝術和對他的不尊重。
朝暮雪
即便是張藝謀、馮小剛這樣的導演,一旦創作受到資本的干涉就會嚴重影響影片品質。胡波的電影經歷那麼多風浪還能完成度很高,已經非常好了。 我們無法想像,假如製片、監製多給胡波一些自由和空間,電影是不是會更好。可惜,我們永遠等不到那一天了。 PS:11月17日,《大象席地而坐》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編劇本,這應該是對當初不看好導演和這部電影的人們最有力的回擊。
間歇失聲
說句氣話:死的怎麼不是王小帥!
舌在足矣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樓崩塌。遠算不上完美的作品,無論是粗糙的混音還是略顯稚嫩的台詞,但調度與運鏡實在是太出彩了。這幾年不少國內獨立製作都喜歡去塑造這種死灰、喪到極點的環境,這部片無疑是最成功的
蘆哲峰
社會問題的根源都是家庭問題,父母如此,子女是如此。家庭如此,社會便如此。魯迅早就說: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關於胡波的死,我覺得是看透了,他用他的電影和自殺回答了卡繆所說的哲學的根本問題:生活不值得經歷!
次等水貨
這個故事太真實了,就是我身邊發生過或在我成長過程裡看到過的,電影中的那些事件對峙、心理對峙,沒有生活經驗和內心思考過的人是做不出這樣的電影的。大量的長鏡頭、跟拍,鏡頭虛實結合,在物理上它們不是景深鏡頭,但它們在敘事層面上卻是極有深度的。導演原本有機會成為華語電影最有影響力的導演。
易老邪
國內文青拍出來的東西一言以蔽之就是──沒頭腦與不高興,外加各種擰巴與死氣沉沉。
西樓塵
以為愛犬不會傷人,卻在四處狂吠;相信朋友不會說謊,卻是真的竊賊。無法用水滅火,不能肉身擋槍,鑽不出籠子覓食,跳不下高樓殉道。韋布撿起一枚毽子,於城抖落一身煙灰,黃玲背上一包風雪,老王扛起一根球桿,從骯髒的世界出發。於是滿洲多了一隻坐著的大象,再也沒人拿叉子去紮它,它也再無法站起。
蘇黎世的列車
別拍電影,別當作家,學個繪畫,或音樂,就算跳跳舞也行。 ——胡波。
Peter Cat
結尾劇作和台詞都露了餡,陷入一種偏執的無路可走,但這個死胡同其實是假的,是作者自己給自己按上去的,他當然知道出路或許是可能的,但他不相信,不相信事情和人是會改變的,他更願意相信那個死胡同,那個快朽的永恆。無論是電影還是真實生活。
咯咯精
你總是不高興,跟個詩人似的。
Lycidas
有很多喜歡的地方,但更多的是遺憾。遺憾導演沒有再抵禦這個世界的嚴寒更久一些。若他活下去,可能就不會這麼狹隘,不會把經驗和常識不足當作外界加諸的苦難,把故作深沉當作青春姿態,也不會把父母和成年人都當作敵人。他再也沒機會去理解掙扎熬過去是什麼感覺,是更苦澀,還是更寬廣。
東林君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三和故人
我可能很讚賞你,但我更欣賞不自殺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