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相成: 評論
大書桌
還是成本效益最被關心.....其他都是假的!!
河原宏
史柯西斯:CG的氾濫 我怕年輕人再也不相信銀幕上的任何東西了
殭屍太疲憊
覺得重新上了一次「影視技術概論」課.....各大導演集聚一堂還是很吸引眼球的。
zhang 2nd
基努·李維採訪克里斯多福·諾蘭,馬丁·史柯西斯,大衛·芬奇,拉娜和安迪·沃卓斯基,喬治·盧卡斯,詹姆斯·卡梅隆還有史蒂文索德柏等電影界知名人士,暢談數位科技與底片。
Baristina
is it the end of the film? YES vs NO
UrthónaD'Mors
對於電影技術的堪憂~心情欠佳有待重看
感情豐富的毛巾
以諾蘭為首的膠卷保守派看起來只是還沒準備好接受正在慢慢成熟的變革,數字化進程已經擋不住,或許下一步真就要搶演員的飯碗了,現在已經初見苗頭=。 =。 。 。作為紀錄片一般
城南草木生
路上無聊端著pad一邊走神一邊說話一邊看完的,坐穩了根本看不下去,keanu君,一副很孱弱的知識儲備不足的氣場啊,作為採訪者怎麼行,完全沒做好一個攢局人。
蟬鳴知了
菲林是替代不了的啊親
千尋億選
膠卷時代已經過去,戲院時代也快過去了
Dodov
看到一群大導就心滿意足了。 。
大灰狼
立場都是打哈哈的用語,一個個騎牆派,除了諾蘭。電影是發展到某個階段就該停止的事情,真不希望看到電影進入下一個科技時代,那種不再需要現場指揮,不再需要出外景,不再需要演員表演,不在需要攝影機和錄音設備,完全靠電腦做出來的東西,還可稱為電影嗎?
ach
film 或 digital
Iberian
雖然出鏡導演名單閃的不行,但聽他們聊底片攝影機像素成像後製的專業名詞實在是太晦澀了,所以這個給業內人士看更合適吧。不過看看每個導演的個人風格也不錯,Danny Boyle特活潑,諾蘭特嚴肅,斯科塞斯特有激情,林奇特“legend”,芬奇是個老憤青,說了影片裡所有的F詞. …
梁威是條狗
攝影機的進化對電影工業的巨大影響。要拍一部好電影,便宜的攝影機?
汪金衛
感謝竹雨推薦。電影紀錄片。採訪無數電影業內一線大咖。包括導演,攝影,製片,剪輯等。探討電影膠卷的衰落與數位化浪潮的洶湧。無論是攝影,剪輯,放映還是存檔,數位化確實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但以諾蘭為代表的膠卷黨依舊堅持著底片拍攝。片子淺顯易懂。既可大眾科普也可業內學習。推薦!
KREJERK
諾蘭這個憋吃真討厭
桃桃林林
其實這片攢明星的意義大於影片本身的主題。找到了大批的導演、攝影、剪輯、特效等大牌參與訪問,觀點其實很明確。重要的是從業者對這些變化的感受,從攝影、剪輯到調色、放映、存儲,都是全面數位大潮,這是大勢所趨,恐怕很難有逆轉了。
CharlesChou
把電影攝製從膠捲到數位的演進過程同其自攝影,調度,成像,顯像,調色再到剪輯,洗印的誕生過程聯繫起來並配以眾多名導及其攝像班底對於膠卷時代,老舊特效和技術革新的昨日今夕之描述和遠景設想對影迷來說本身就是一針雞血。
BlackBird
vividly...
冰紅深藍
內容豐富、剪輯流暢,非常棒的一部關於電影製作的科普紀錄片。我們能夠見證底片與數位電影的並行時代,實屬幸運。不過即便你對這場爭執不感興趣,光是看看一眾大師級導演(林奇還是最帥有木有)和攝影師現身說法的壯麗,也完全對得起這一個半小時的光影之旅。 (9.0/10)
老K臉
在那些老一輩眼中,電影更像是一種神聖的儀式,這是對電影的敬畏,也是好電影得以出現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在科技的幫助下,製作電影變得普遍化的時候,好電影反而變得異常稀缺了。當科技的一次次革新帶給電影改變時,電影似乎總是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但不管怎樣改變,電影都應該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
咖哩老人
迷影人必看!電影的數位與膠卷之爭。膠卷死了嗎…?此片從電影製作的各個角度來尋找答案,在各種電影技術活工匠的各式各樣的態度中,觀眾應該會有一個自己的答案。諾蘭和他的御用攝影果然是堅定的底片派! "我會用底片用到死! (意譯)"而卡麥隆和芬奇則是堅定的數字派。 "齲齒司機"姐弟真是姐弟…
蘆哲峰
膠卷江河日下,昨日之日不可留;數字蒸蒸日上,今日多煩憂。不論科技如何與日俱進,惟願電影永遠如日中天。
陀螺凡達可
如果說《電影剪接的魔力》是對剪輯師工作的一次遊覽展示,那麼《陰陽相成》就是一篇以膠捲和數位為中心的論文,迷影人不可錯過的紀錄片!受訪陣容中丹尼鮑爾像昆汀般富有激情,芬奇就是個滿嘴FUCK的痞子嘛,當然誰也阻止不了史柯西斯賣萌啊!
jin.hao2940
數位化肯定會大範圍的替代膠片,就像mp3代替卡帶,網絡代替紙媒,數位相機代替膠卷相機,但傳統仍然會有一席之地,有些是個人興趣和愛好,有些是功能上的特殊需求。但從觀眾的角度來講,技術永遠是為藝術服務的,不論用膠卷用數碼,用ARRI還是用iphone,只要有故事,有衝突,用心去拍,都能成就偉大。
匡軼事
人們喜歡好故事,好故事能帶他們去到從未體驗過的世界,至於是怎麼去的,我覺得這並不重要──David Lynch
黃青蕉
無論膠片還是數字,電影最終的目的都是講故事。大衛林區說的在理:每個人都有紙和筆,又有幾個人成了優秀的作家呢?
普賴爾蒂斯
我為這個片做了個字幕,怕是看的最仔細的電影了吧。所以感覺很難說,就不說了吧
托尼王大拿
剪的不錯嘛~這片子簡而言之來說就是電影界人士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喜迎數字時代的到來,而以諾蘭為首的一小撮別有用心的膠片派遺老遺少不自量力螳螂當車.....
何倩彤
好吧,其實片中的導演全部都支持電影數碼化。每當說到數碼技術的演變如何,音樂節奏便明朗輕快,旁人在笑,我睇到一殼眼淚。整電影裡,全面支持菲林的,其實只有Christopher Nolan一個而已。當製片電影的人面對這些抉擇,其實作為觀眾,除了買票入場,究竟可以做什麼?
coco果果
電影產業中從膠捲到數位攝影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