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朱莉婭: 評論
易拉寶
可能是看的第一部蘇丹劇情片,對我來說很驚喜呀。是交叉性做得特別好的故事,階層、種族、性別這些交織在一起,才能把這個故事講完,討論的話題有很多,比如高階層的人藐視低階層的人(種族歧視),覺得自己公權力可以操縱公權力就為所欲為,這些制度性和社會性的不公平讓一個本來沒有造成很大危害的車禍引爆成兩個女人、兩個家庭、兩個階層、兩個民族之間的欺騙和對立。當然了,影片大部分時間都是展現了兩個女主角之間的友誼,雖然是粉飾太平,但是也證明了友好相處是可以實現的,只不過這建立在謊言之上,也只是暫時的。最後一幕,丹尼拿著槍坐在解放領導人隔壁,真是感覺直擊靈魂,說不上是身份決定立場,還是這些導致的殺父之仇,還是兩者交織,讓小孩小小年紀就知道仇恨了。話說這裡的角色基本上都像木偶,導演說都是非職業演員,反而演出了本片的一種風格。
Emancipate
美好到失語。
Marutvat
一次別離蘇丹版
董得少
#SIFF長三角放映南京場# 放映結束瘋狂鼓掌,真想打十顆星。打破了大螢幕女性在政治中1.跟從或歸屬於丈夫 或2.向男性形象靠攏 兩極狀態的面貌,更深刻地建立了一種女性在複雜政治生態中的共生。 (另外,兩位女主角居然都不是職業演員,太牛了!)
人淡如菊。無奈
超出預期!
九號線乘客
電影是世界通用語言 26TH SIFF 長三角放映 杭州場
Dagny
#SIFF 2024 阿拉伯人壓迫卡爾什人,男性壓迫女性。可以從結構性的角度來簡單說明,雖然這部電影當然不簡單是如此。感情表達好細膩啊。
低級趣味
3.5 今年的蘇丹奧外送選片,雖然視角不是直接聚焦爆發至今規模巨大的蘇丹內戰,但也以小見大十分有力地透過情節劇中的個體視角剖析了當下蘇丹衝突中的多極化政治格局,身為一般人是足夠能透過其來理解地緣、族群、宗教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無奈現實。如蘇丹這個第三世界國家被國際大國當作代理人戰爭的地點成為政治角逐的犧牲品一樣,受婚姻、父權、殖民體係作用的女性們也同樣是龐大社會最基礎的控制單元──家庭當權者們的犧牲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擔任本片製片之一的露琵塔·尼永奧為本片貢獻了不小的國際影響力,也正是她以演員身份進入好萊塢多年的原因,這甚至是電影入選奧斯卡的決定性因素,如片中所示,雖帶有羞辱意味但也足夠有效。在非洲大陸聲音微弱的當下,我們需要這樣成熟獨立的作品來聽到她們的呼喊聲。 ——SIFF′26
這是命也是運
SIFF2024長三角放映。故事層面把種族、階級和性別融合得相當好,很成熟很見功力,彷彿上了一堂南北蘇丹的歷史課。 mona把受害者當作緩解愧疚的工具、虛偽善意的出口,不顧造成二次傷害,真是極度自私。 【2024#103】
D.K.Xu
siff2024@百麗宮長寧來福士。比較驚喜的一部新片。
DryHairHeather
民族、宗教、父權被壓在兩個家庭之間,後面收的有點太大團圓了
Kraven Hichcok
8分,算是一天看下來最喜歡的一部。開頭由一場意外引發,以為單純以此為激勵事件出發,僅是憐憫而施捨,最後因暴露而結束。但此片的主旨卻偏偏並沒有往此線索出發,而是一種以蘇丹的政治紛爭為背景,以意外事故作為線索,實際講述的卻是兩位女性的獨立。 《羅馬》中,我們看到的是主僕的相依為命,而《茱莉亞》看到的是主僕在互相欺騙下,仍能換位思考,互相救贖。 BTW:影像設計的寓意也很多。例如,開頭,丈夫買了鸚鵡陪伴女主角,而鸚鵡關在籠子裡與女主角握著陽台的保險桿的構圖,便已經為片子營造了一種「囚禁」的氛圍,以及將牆上的畫作男孩(暗示女性只有生育才是生活)到畫作變成一位女性跳舞(暗示了女主角想要獨立)。
Q影誌
#KVIFF
逃家小兔
@26th SIFF 長三角放映 全片的敘事、攝影風格透著滿滿的嫻熟、沉穩從容感,畫面擁有很好的美感。看到這些影像被投射在大銀幕上,再次感受到電影深深的迷人魅力。曾經身為歌手,因為丈夫的約束被迫放棄事業的莫娜來到酒吧、校園裡,再度登台表演的段落被拍得美輪美奐,流光溢彩。從看待蘇丹南部的人們抱著根深蒂固的偏見,對妻子無處不在地抱著規訓、盤查的丈夫身上感受到一種對這類的人們、對有些女性的生存境遇的深深無奈。兩位女性主角的痛苦糾結,最後都隨著擁抱化解,隨著生活、世事的變遷飄散在晚風和夕陽裡,繼而翻開新的生活一頁,即使它帶有缺憾、沉重的底色。
pupu
#26SIFF 幾乎觸碰到所有議題,但又含蓄克制,張口就來的謊言構成了全部篇幅,最後既走向和解也走向分裂,正如南北蘇丹所經歷過的歷史。
Bork
兼具純熟水準與批判深度的蘇丹政治微觀史。與《觸不可及》相似,本片呈現由南部非洲的黑人「啟蒙」作為北蘇丹外來居民的阿拉伯人這一敘事構型,故事中的黑人同樣是更加自由、奔放、能動而富有活力的一方。而本片中黑人的啟蒙武器是殖民者教導給南蘇丹人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信仰及其主導下的家庭性別結構,則被相對地塑造為畸形、落後、保守從而亟待啟蒙的。同時,本片還是女性惺惺相惜進而互相扶助的故事:阿拉伯男主人總是情節結構中惡的來源,而黑人幼子,連同黑人女性的追求者、同時也是南蘇丹獨立運動的組織者,則是上述女性互助結構的潛在威脅。儘管影片的主旨是對種族和解下的國家統一的某種冀望,結尾畫面中少年隨同面目可憎的激進人士舉槍投身獨立運動,卻暗示了種族和宗教的仇怨必將代際相傳這一令人沮喪的悲劇性後果恐怕才是現實。
同公子
感動得失語,影片的美妙之處恰在於塑造了真實的有血有肉的角色。數度眼眶濕潤。
討厭電影的番茄
第2432部,聽說阿萊投了錢,攝影考究。用情節劇的故事來繪製蘇丹南北政治的分裂。在一個殺戮堂而皇之就能被掩蓋的國度,與南方來的茱莉亞說再見,不僅是一段奇情的情愫的結束,當然也是撲朔迷離的戰爭和種族主義的結束。宗教的割裂,情感的梳理,和性別的對峙,非洲電影已經呈現了豐富的當代體驗,同時以非常全球化的藝術電影風格體現本地的文化元素,不管是否存在一種自我東方主義。它去讓我們感知一個遠方土地的敘事在存在。
Low on space.
南方的應許之地已在各方勢力的爭鬥之下千瘡百孔,北方的故土又籠罩在內戰的陰雲之下。切入精準,後勁不足。導演期望的許多表達,最終呈現都略顯單薄。
沒有色彩的章魚
SIFF 蘇州放映。對女性之間複雜的情誼刻畫得很細膩,最後發現是男導演還蠻意外的。想起Adichie的一篇短篇小說。鏡頭語言很成熟,光看電影本身很難想像到映後製片人提到的預算和設備上的窘境(但仔細一想確實如此)。非洲似乎總是面對南北衝突宗教衝突貧富差距種族問題,他們被各方角力撕扯得面目全非。兩位女主角居然都不是專業演員。開頭時看起來最無力的Julia其實是最清醒最強大的。 「是你利用了我們的貧窮和窘境。」軟弱的Mona最後也在歌聲中找到了自我。從全身罩著黑袍站在麥克風面前不敢唱歌到在校園裡歡唱再到最後自信自由地放聲歌唱。她全身黑袍只露出一雙眼睛背著吉他那個鏡頭讓我想起中東那支女子樂團--「黑袍下的人可能會死去,但這支樂團會一直都在。」裡面的兩個男人還是自負到可笑:“你這樣的女人不配得到我的愛”
Fairy
#26th SIFF 13# 上影節的最後一部,一帶一路影片。用一場撞車一場殺人事件開端,帶出種族歧視,政治爭端,議題深刻但處理得不生硬,反而用兩位女性的情誼做紐帶,讓人感動。本片標題不只是對茱莉亞的告別,也是北蘇丹對南蘇丹的告別,更是莫娜對內心罪惡魂靈的告別。最後莫娜在茱莉亞懷裡流淚的溫柔畫面,把一切衝突、爭端、誤解融化了。很難得看到的非洲國家影片,值得鼓勵。
理易封
用一段名存實亡的婚姻狀態去類比蘇丹南北不合還挺有趣,不過本片不只是一場伊朗電影式的道德衝突,還包含種族,宗教,生活習俗,貧富差距等等問題(怎麼塞了這麼多議題),也透過一段女性情誼去反襯國家的分裂,謊言和缺乏理解才是一切的元兇。故事很棒,有些鏡頭機位調度很棒,漏水卻無人管理的豪宅就是這個國家的縮影,還有一地碎片和一些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