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暗夜: 評論
DeckardYang
【3.5】還不錯,但問題不是對遊戲媒介的利用程度,最後的人海迷失是在遊戲中會發生的事嗎? w/c
陀螺凡達可
3.5 很傷感的一部告別青春的電影,兄妹和哥哥的同性伴侶組成的三人組在網遊即將停服的同時對抗著現實世界的暴力爭奪與復仇,遊戲部分拍得太好,虛擬影像逐漸取代了現實,並在一連串劇烈動作的戛然而止中迎來最終的情感爆發,有被感動到。
Thébaïde
小鎮,青年,犯罪,愛情和親情,一些熟悉橋段的堆疊,在激情和犯罪中人物一步步走向毀滅。故事整體以及人物還是有些扁平,有些情節意義不大或含糊不清。但我喜歡的故事類型。電影本身對電子遊戲及遊戲畫面的運用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互對照,很奇特微妙的感覺。
Blue toy
看哭了…好真誠又殘酷的故事
Prabha
夜晚的倒數計時,mmorpg遊戲與現實世界交織出只為容納邊緣情緒而生的異度空間,寄託每個夜晚的逃離與沉溺,在電子與真實平行的最後一夜,我們的愛終會下線。 young and fine and dark and handsome conquer all night drive all night ride all night cruise all night time, my time
fw鄭景仁
按部就班地累積感動,尾聲以焦慮迫使淚水橫溢。對於現實部分的描寫也許存在太多不佳的寫作,但數位影像部分實在平等,遵循絕對安全的姿態牽領所有人物和情緒,在最後,相互尋找曾經的你,在即將相擁的那一刻,象徵冒險起點的世界已然崩塌,定格了數字的軀體與昏迷的肉體,很高興看到此等方式書寫浪漫危險的青春
白石春子
哭死我,為什麼都不再相信有這麼美好的人、這麼美好的情感了,導致我再次看到這樣簡單真摯又一往無前的殘酷青春故事竟然有種恍若隔世的nostalgia……太想念這種悶頭衝敢愛敢恨、凝結在虛擬時空的青春。新媒材是一種靈活的intradiegesis!
Kinbote
生猛年輕,相較於柯南伯格的老態青年一代成功抓住了新的媒介的使用,額外一星給到toulouse出身和在東京宮浸淫長大的小孩們(酷兒金棕櫚給我安排
momo
約了一個剛玩完博德之門3的朋友一起去看的,我倆一致認為遊戲部分很假,哪有兄妹倆只跟對方玩九年的?遊戲裡一個朋友都不交嗎?這種玩法怎麼可以玩到九年?起碼加一個工會吧?後面用了metahuman把演員的臉做到遊戲角色上,稍微有點意思,但用來表現這麼平庸的題材也太大材小用了。
Q影誌
#坎城導演雙週 3.5 首映時一群人晃晃悠悠走上台,一股不羈的青春荷爾蒙撲來。團隊很酷,很有化學反應,本片風格也應證了這一點,簡直是年輕人普遍匠氣風下的一股清流,可以與去年威尼斯影評人周《寶庫》同觀看。 (後者更瘋。)年輕人拍年輕人就應該跟老人拍年輕人不一樣,這才是真正的屬於年輕人的青春片。本片對遊戲的表現和與現實故事結合都比較好,既打破了次元壁,也消除了我對遊戲的抵觸情緒。新圈粉聯合導演、編劇、飾演幫派頭目的Jonathan Vinel 希望團隊成員們可以持續合作下去,自成一派。
舌在足矣
非常套路的疼痛青春片,不過大量(專為影片定做的)遊戲畫面的使用也算是亮點了
Lies of Lies
遊戲邏輯不清,只是一個抒情的點綴,不如Coma。
Orpheus
7.0。稍顯程式化但永遠有效的青春犯罪成長敘事,畫風trashy且頻繁穿模的複古電子遊戲則有效中和了諸多潛在的即視感。可任意變換的虛擬形象拓展了敘事時空和視角的可能性。導演毫不避諱電子遊戲中暴力元素與青少年幫派鬥爭的同構關係,但仍掌握住了重度玩家的內心需求以及虛擬世界情感關係的現實意義。結尾在致敬《木蘭花》?
迷宮中的站起來
再見青春。兩個世界的情感交織,非常迷人的、層層引入的情緒,以虛構與情節劇化的方式,書寫這個時代的哀傷,多處看哭了的年度十佳。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街頭基情和RPG遊戲其實是兩個割裂的次元故事,完全可以各表一枝。兩位男主角急速升溫得像「無恥之徒」的Ian和Mickey開了八倍速。可惜劇本到後面就跟遊戲一樣陷入拔網線狀態,導演可能真的編不下去了直接創死所有人…
嘟嘟熊之父
大概看過一百遍的法蘭西小鎮男同愛戀、少女心事和幫派復仇。橋段的牽強拼接,按部就班完成敘述的動作,輔以煽情,僅此而已,即便加入了遊戲介面和紅心推薦歌單也改變不了其陳舊的底色。前段大量性愛戲,旁邊坐了一對拉拉從頭到尾接吻,羨慕。
寒枝雀靜
B / 非常精確的速度交織,不僅是人物動線之間也是不同影像材質之間。轉折時刻既是單一化空間的拆分,也是聲音與另一種影像的嵌入,更是人物之間超越性的共感。作為劇情片對虛擬遊戲影像的呼喚比《尼特島》更有效率,結尾的資料崩塌的雨點,難道不是另一種《木蘭花》嗎?